1、嘉士伯在华资产将注入重庆啤酒
2、三只松鼠砍一半SKU:还是坚果好
3、卡夫亨氏在中国重点扶持“味事达”牌酱油
4、三全食品操刀的7-ELEVEN上速度了
5、砸7.5亿,王老吉在广州建最大凉茶旗舰工厂
01
重庆啤酒将成为嘉士伯进一步发掘中国啤酒中高端市场的敲门砖。
天眼查APP显示,重庆嘉酿由重庆啤酒以51.42%、嘉士伯香港以48.58%的控股比例控制,而嘉士伯为重庆啤酒的控股股东,因此重庆嘉酿的实际控制人为嘉士伯香港。重组完成后,双方将继续持有重庆嘉酿的这一控股比例。这笔交易涉及金额超过亿元。
这便意味着,包括嘉士伯啤酒、乌苏啤酒、乐堡、凯旋啤酒等11个国际品牌的中国业务和本土区域啤酒品牌都将注入重庆啤酒的上市体系中。
02
在推新品牌半年后,三只松鼠又开始“瘦身”。
三只松鼠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三只松鼠今年底将砍掉个SKU,这也是三只松鼠首次将SKU缩减一半。创立八年,三只松鼠依靠收割线上流量红利迅速崛起,然而疯狂扩张之后,三只松鼠终于还是回归了“坚果+果干”的起点。
“不同于以往每年三只松鼠都会进行的产品淘汰,今年的产品瘦身意味着需要打破全品类零食的定位,回归到坚果的品牌。”好不容易打造的全品类,三只松鼠缘何“自断臂膀”?
在业内人士看来,表面上,三只松鼠拥有多品类单品是一件非常光鲜的事,但品类扩张意味着与更多的产品企业以及工厂合作,如此庞杂的门类,稍做不好管理,不仅链接效率低,质量也容易产生非常规波动。
据相关数据调查发现,截至年底,三只松鼠共拥有家供应商,较年增加家,主要来自新品类的拓展。而在黑猫投诉平台搜索关键词“三只松鼠”,与之相关的投诉量有条,其中回复条,完成条,中间不乏食品变质、在食品中吃出异物等产品质量相关的问题。
实际上,三只松鼠创始人章燎原也意识到了上述问题。
以往的经验表明,三只松鼠更擅长,或者更有胜算的是将已经过市场验证过的产品进行升级再反收割。不是做“从无到有的基础研究”,而是在成本、体验和效率等各个方面,做到新的改造、新的优化、新的升级。瘦身后,三只松鼠需要脚踏实地,在能力圈范围内做到最大程度的领先,而不是一味盲目追求上新。
03
据悉,卡夫亨氏正在经历一次大刀阔斧的改革。
在年度投资者大会上,卡夫亨氏全球CEO傅玫凯公开了公司全新的发展计划。之后,这家公司宣布将以3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亿元)出售部分奶酪业务交易以偿还债务。
需要了解的是,这家市值约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亿元)的卡夫亨氏正背负近亿美元(约合人民币亿元)的债务。
故此这笔交易,既是专门用于减少债务,又可看作是卡夫亨氏对旗下产品重新洗牌、形成新的发展计划的组成部分。
在年度投资者大会上,傅玫凯提出今年底卡夫亨氏将淘汰种产品,相当于减少20%的SKU。剩余的SKU,也不再以55个品类来划分,而是根据消费者需求分为6个新平台——提升味道、更好的便餐、零食、鲜食快餐、纵享甜点和风味饮品。
这些平台的规模也不尽相同。据卡夫亨氏全球首席增长官NinaBarton介绍,“提升味道”(即调味品合酱料业务)是其中最大的平台,销售额接近70亿美元。未来五年中,公司的整体营销投资将增加30%,但这些费用不会做平均分配,而是以获得最大回报,并确保实现可持续的高收入增长为标准,优先考虑投放给拥有市场优势的高增长平台。
目前,卡夫亨氏全球范围内增长最快的市场来自俄罗斯、巴西和中国,它们也会是未来优先投资的市场。
据悉,卡夫亨氏计划将其在中国拥有的酱油品牌“味事达”培育成中国第二大中式酱料品牌,同时将其他品牌培育成中国的西式酱料第一品牌。
而根据有关数据显示,中国酱料和调味料市场上,市占率排在前四的,分别为海天、中炬高新、李锦记和卡夫亨氏,市场份额分别为7.5%、5.4%、3.2%和2.7%。
目前销售网络集中于广东和福建两省的味事达,是卡夫亨氏进军中国调味品市场的前哨,年被卡夫亨氏纳入旗下。今年8月,卡夫亨氏正式投产,项目投资总额约7亿元人民币,主要生成味事达系列酱油,预计年产能将达到20万吨,其产品主要销往华南、华中市场。
味事达现有的SKU为38个,未来扩张到个SKU才能赢得市场,对该品牌的增长目标为15%—19%。04
7-ELEVEN河南首店即将开业。数日前,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suzx.com/wssly/7536.html